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于20251031112日在德国海德堡举办2025大模型和智能体”(Large Model and Agent)为主题的交流年会。年会上中德科学家、企业专家等将深入探讨机器人、人工智能生成、通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脑机接口和自动驾驶等相关的技术领域进展和趋势。这次年会采用线下会议和线上会议实时直播的方式同步进行,年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来自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关村德国创新中心、华力IT论坛、安赛德斯机器人有限公司 、晓阳技术有限公司以及蔻享学术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年会由周盛宗博士主持开幕。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参赞周志强先生致欢迎词,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主席李强博士介绍了学会并作年度报告。

中关村德国创新中心代表田天女士介绍了中关村的优惠政策和创业环境,欢迎广大留德学子回国创新创业。

年会进入主题报告阶段,由朱喜斌博士主持本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前沿技术与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入交流。

首先来自清华大学、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副主任李星教授介绍了 IPv6 与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技术与面临的挑战。

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 IP 网络负责人朱永庆博士报告了面向人工智能的下一代网络架构。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助理教授、ACM SIGCOMM 2022 最佳论文奖得主陈煌栒博士探讨了在异构网络配置与语言管理中重新思考大语言模型角色的新思路。

德国赢创工业集团前高级副总裁、IT 总架构师洪中博士作了题为 “特朗普贸易战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的精彩报告,以中美贸易为例,深入剖析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内容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德国图宾根大学及丹麦核磁共振研究中心的徐嘉华博士后研究员介绍了 “AI 驱动的闭环神经调控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展示了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融合的最新进展。

慕尼黑工业大学高级研究科学家曹虎博士报告了 “机器人智能:从感知到安全(Robotic Intelligence: From Perception to Safety,阐述了机器人智能系统在感知与安全协同方面的创新成果。

亮道智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雷绳光博士分享了面向自动驾驶训练与测试的端到端数据解决方案,展示了智能驾驶数据体系的前沿实践。

慕尼黑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胡涛博士介绍了 “灵活且可扩展的媒体生成(Flexible, Scalable Medium Generation,探讨了多模态内容生成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潜在应用。

抖音 / 字节跳动美国工程总监、IEEE Infocom 2023 “时间的考验奖得主谢立广博士分享了大语言模型推理加速与规模化部署的最新进展。

在会议报告结束后,年会进行了理事会换届选举。理事会主席李强博士汇报了上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情况,毕女士作了年度财务报告,并获得与会成员一致通过。经现场全体会员投票,共选出 11 位新一届理事会成员。经新一届理事会成员会议选举,徐嘉华博士当选为理事会主席,黄惠燕女士任常务副主席,毕艳女士继续担任司库。其他理事会成员包括:李强博士、李立先生、周胜宗博士、朱喜斌博士、雷绳光博士、李宁飞博士、曹虎博士和杨林博士。至此,2025年度年会圆满落幕。大会报告内容精彩纷呈,蔻享平台线上直播累计观看6680次。全体 GCI理事感谢各界朋友的支持与参与,期待在下一届年会与大家再度相聚。

关于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

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GCI)成立于 1986 年,注册于德国卡尔斯鲁厄法院,是一家依法登记的非营利性学术团体,同时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的团体会员。目前,GCI 拥有近千名专业会员,成员主要由在德国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活跃于信息技术管理、科研及产业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士组成。学会下设六个专业委员会,研究方向涵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智能制造、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机器人技术等多个前沿领域。

往届年会:

2017年德国巴特黑雷纳尔布

2018年德国的杜塞尔多夫

2019年德国汉堡

2021年德国马格德堡

2022年德国汉堡

2023年德国图宾根

2024年德国法兰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