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FCPAE欧洲论坛在巴黎成功举办

2024年11月1516日,以“深化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五届FCPAE欧洲论坛在法国巴黎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FCPAE)主办,全法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ASICEF)承办。

15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女士、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馆公使陈力先生、全法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ASICEF)理事长丁力女士、法国全国工业促进委员会副主席兼国际委员会主席加劳特·吉尔斯·亨利等嘉宾致开幕辞。原法兰西科学院院长伯纳德·默尼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法国运输经济学协会主席兼世界运输研究大会主席伊瓦尔迪·马克、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兼菲尔兹奖得主洛朗·拉福格教授、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法国全国工业促进委员会副主席兼国际委员会主席加劳特·吉尔斯·亨利教授、山东科创国际人才发展基金会等中欧各届200余位嘉宾与会,共同分享绿色可持续化发展、中欧教育与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宝贵经验,探讨在生物医疗、智能制造以及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上的深度合作与面临的挑战。

图片

 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女士视频致辞

图片

法国全国工业促进委员会副主席兼国际委员会主席加劳特·吉尔斯·亨利致辞

01“学科交叉,创新培养”中欧交叉学科融合的高峰论

欧洲论坛的主论坛“中欧交叉学科高峰论坛”汇聚了各领域的顶尖学者和行业领袖。法国科学院院士、前法兰西科学院主席伯纳德·默尼埃院士在演讲中谈到,中欧在教育领域以及药物化学领域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通过多年来双方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多项颇具重大社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他强调,随着技术进步和科学创新加速,中欧需要更加重视在健康、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实现共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则结合学校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科技赋能教育合作”的发展模式。并表示,中欧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通信技术领域,未来双方在联合办学、教育资源共享、师生交流等方面实现更深层次的互利共赢。法国运输经济学协会主席兼世界运输研究大会主席伊瓦尔迪·马克教授在演讲时指出,当前全球科技和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化,跨国协作成为必然。中欧在绿色交通、数字转型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搭建信息共享和项目支持的有效机制,以确保技术资源的高效流通和转化,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还建议,中欧应加强智库和政策研究的双边交流,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全球性挑战。

在围绕“通过跨学科融合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挑战与机遇”为主题的圆桌峰会上,嘉宾们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从不同角度探讨学术界与产业界如何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兼菲尔兹奖得主洛朗·拉福格院士对人工智能AI领域的发展做了深刻解读,同时呼吁中欧科技界在前沿科学领域展开更广泛的交流合作,联合探索并攻克跨学科难题。他同时指出,人文和艺术学科对理工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各位嘉宾和主持人的一轮轮互动引发了现场的热烈讨论,将圆桌峰会的思想争鸣推向了高潮。

02“四大议题,面向未来”探讨中欧关键合作领域的四大分论

此次论坛设置了四个分论坛,涵盖“中欧绿色可持续发展”、“中欧科技教育合作”、“医疗与美妆”、“工业与创新”四大议题,集中探讨了中欧在这些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合作前景。各分论坛通过主题演讲、案例分享和圆桌讨论等形式,让与会者充分了解中欧在多领域合作中的具体成就与未来展望

“绿色可持续发展”分论坛,法国大气污染与气候转型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布唐·杰罗姆表示,中法在实现碳中和方面的合作初具成效,双方的共同努力不仅有助于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也为全球气候治理树立了典范。通过透明化合作和气候技术的共享,中欧可以更有效地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和碳减排技术创新。围绕可持续发展探索和国际协作,上海Innomatch分享了如何通过链接高校与市场,打造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实践和探索绿色科技转化;国轩高科工程研究总院介绍了国轩近二十年来在绿色能源存储和应用方面的探索,特别是在动力电池和储能两大应用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国际化布局,与大众汽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积极开拓欧洲市场,在德国和斯洛伐克等地建立了电芯、Pack和核心原材料生产基地,携手欧洲各国为绿色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力量;针对企业当下的“出海热”,蔚碳科技带来了最近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所发布的《气候科技焦点:创新赋能绿色供应链》旗舰报告,该报告凝聚了多位行业专家以及部长级政要的宝贵洞见;巴黎能源人协会同时发布了关于中国新能源和气候科技出海的调研报告。

“科技教育合作”分论坛特别关注中欧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中的协作,强调女性科技人才的参与和支持。图卢兹大学前校长、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女性工程师法国分会主席塞达斯·佛罗伦萨教授回顾了中法科研合作的历史成就,并探讨未来的合作机会,指出科技教育合作应当面向多元化、创新化,合力培养更多兼具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中关村教育集团总校倡导通过科学与教育的协同及贯通,培养出更多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优秀专才。在圆桌会议中,嘉宾们围绕“赋能女性参与STEM教育”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医疗与美妆”分论坛,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在主旨演讲中探讨了中法在教育与科研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创新药物研究领域的推动作用。并在报告中指出,对糖化学的大力布局与联合深入研究,未来将很有可能推动对基础医学的理解和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为人类健康带来新的福祉。美时医疗提出一种创新的医学成像方式,这些技术突破将有助于提高医学成像服务的全球可及性和解决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推动全球医疗平等,其研发的1.5T儿科专用磁共振系统获得了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先思达生物介绍了糖组学及其在肝病上的应用,报告中提到,基于糖链信号临床检测癌症的IVD三类证今年四月已落户中国南京先思达。南京斯拜科集团重点阐述了槐堂脂作为新一代生物表活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由湖州中心医院和湖州师范学院联合协办的线上分论坛学术讨论会也同时进行。

“工业与创新”分论坛中,各位嘉宾围绕中欧创新创业合作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等话题进行分享讨论,法国总理府法国战略与展望总署分享了法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和2030国家创新与产业计划,强调了通过政策推动,法国致力于在未来十年内重振工业并加速创新发展。法国能源集团介绍了法国当前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指出良好的政策和资源支持是发展创新企业的必要前提。“工业与创新”分论坛随后的圆桌会议中,与会嘉宾们一致认为,中欧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具有很大的合作前景,特别是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合作方面。

03“科技合作,硕果累累”人才评选与中欧合作创新展示

论坛期间,中欧多项合作成果隆重发布,其中包括与巴黎当地社区合作的“法中环保协会TESFEC新芽普斯普斯城市绿洲生态教育项目”。这些成果展示了中欧在环保、科技创新和社区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为未来中欧双方在多领域的协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树立很好的合作典范。在展台交流、晚宴和茶歇环节,嘉宾们进一步相互了解与交换意见,纷纷互相合影留念,这为未来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论坛还隆重表彰了“欧洲华人十大科技领军人才”,对他们在科技创新和中欧合作中的突出贡献进行鼓励。这些杰出的华人科学家不仅是中欧合作的桥梁,更是推动双方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期待在未来中欧合作中,涌现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04“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结语: 努力创建共赢的中欧创新生态环境

16号举办的闭幕式上,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出席并致辞并对本次欧洲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期待中欧双方继续在教育科学和文化等领域加强交流,深化合作。

2009年以来,FCPAE欧洲论坛已在欧洲不同城市成功举办15届,得到了中国科协、欧美同学会、中国侨联、中国驻欧盟使团、中国驻欧洲使领馆和民间机构、华资企业等的大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习近平主席曾在总结中法建交60年的重大意义时指出,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共同描绘下一个60年的宏伟蓝图。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馆在开幕致辞中回顾了中法友好关系和建立广泛合作的深厚历史,希望在中法建交60周年这一重要时刻,本届论坛能够进一步促进中欧、中法在科学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
Federation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 Europe e.V.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