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欧科学家论坛——CINB新能源与碳中和分论坛在海德堡圆满举行

| 主办:中欧科学家论坛,CINB中德可持续建筑协会

2025年11月1日至2日,第二届中欧科学家论坛在德国海德堡隆重举行。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中欧多国的数百位科学家、学者与产业界代表,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气候变化等领域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国际科技合作的新方向。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代表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指出,科技创新始终是中欧合作的重要纽带。双方在人工智能、气候治理与能源转型等领域拥有巨大合作潜力,面对全球性挑战,中欧科学家应携手推动科技进步,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轮值主席周捷表示,希望中欧科学家论坛成为连接中欧科研智库的“桥梁”,成为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以及激发青年科研人才创新活力的“孵化器”。

在主论坛演讲环节,来自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制造、能源与医疗领域的最新应用案例。论坛还同步举办了包括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临床医学转化、碳中和与新能源等多个专题分论坛,紧扣全球科技与产业发展热点,促进中欧科研创新的深入合作。

新能源与碳中和分论坛

由中德可持续建筑协会(CINB)承办的“新能源与碳中和分论坛”于11月1日下午举行,聚焦建筑能源转型与电力系统创新,吸引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及能源企业的专家代表分论坛开场由中德可持续建筑协会会长沈枫致辞。沈会长回顾了协会自2018年成立以来在可持续建筑与绿色能源领域的努力与成果,强调CINB将继续搭建中欧能源合作的桥梁,促进建筑减碳与清洁能源技术的双向交流。

首位演讲嘉宾王元辰博士后来自斯图加特大学建筑能源,热工与储能研究所(IGTE),他以《热泵的原理与应用前景》为题,从热力学视角深入讲解了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其在德国《建筑能源法》(GEG)政策框架下的推广前景。他指出,热泵作为建筑领域的重要低碳技术,正因高效、节能、可再生等优势,成为欧洲能源转型的核心支撑之一。

第二位嘉宾德国GIC德国创新中心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德国瞬得亿电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战略官周向前博士带来了题为《智能充电桩与分布式能源的商业创新》的演讲。他通过超市微电网项目案例,展示了一个融合消费者、电网公司、广告商及设备供应商的多方共赢模式。周博士强调,智能充电桩不仅是能源终端,更是未来城市能源网络的重要节点;通过智能调度与价格机制,可实现削峰填谷与经济收益并举。

第三位演讲嘉宾是阳光电源德国地面光伏与大型储能技术解决方案经理樊铁男先生,他的演讲主题为《由西葡大停电引发的思考——构网技术引领欧洲能源革命》。他基于2025年西班牙–葡萄牙大停电事件的调查报告,分析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后电网转动惯量不足带来的挑战,并介绍了构网型逆变器和储能变流器技术在维持电网稳定中的关键作用。樊先生指出,构网技术的发展将成为实现未来电力系统安全与韧性的关键。

论坛现场气氛热烈,交流深入。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欧在新能源与碳中和领域拥有广阔合作空间,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协同,将为全球能源转型与气候目标的实现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 / CINB   编辑 / CINB

2025.11.03

来源:CINB中德可持续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