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颁奖环节由中欧科学家论坛秘书长、欧中人工智能协会会长肖灵艳主持。这场汇聚中欧科技界与产业界智慧的盛会,以 “开放协同、创新共赢” 为核心,为深化两地在前沿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作为中欧科技合作的重要桥梁,第二届中欧科学家论坛由德国、法国、荷兰、瑞士等多国院士、教授及产业专家共同发起,吸引了数百名中欧科学家、学者及企业界代表参与。论坛设置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转化与临床医学、碳中和与新能源等多个线上线下平行论坛,紧扣全球科技与经济发展热点,为两地科研人员与企业家搭建了思想碰撞、项目对接的高端平台。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周志强参赞在开幕致辞中强调,科技交流始终是连接中欧双方的重要桥梁,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气候变化等领域,双方合作潜力巨大,面对全球性挑战,中欧科学家需要携手推动科技进步、服务人类社会发展。
(一)青年才俊领航前沿 学术创新赋能合作
2025年中欧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排名不分先后)
图1:2025年中欧杰出青年科学家奖颁奖现场
在 “中欧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评选中,经过提名初审、专家独立评审、集中评议与公示等多轮严格筛选,陶灵(Ling TAO), 陈亮(Liang CHEN),李峥杰(Zhengjie LI), 曹虎(Hu CAO), 杨茜(Xi YANG), 徐嘉华(Jiahua XU),李宪哲(Xianzhe LI),黄时荣(Shirong HUANG),陈磊(Lei CHEN),陈国星(Guoxing CHEN),柳彭(Peng LIU), 杨林(Lin YANG)等 12 位青年学者脱颖而出(按姓氏拼音排序)。他们来自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等多个前沿领域,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中欧学术交流的积极推动,赢得了评审委员会的一致认可。
这些青年科学家既是各自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也是中欧科技合作的践行者。他们中有人长期致力于跨境联合研究项目,推动中欧科研团队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有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还有人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搭建起中欧青年科研人员沟通合作的桥梁。正如论坛组委会所言,青年科学家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正以跨学科视野拓边探索,为中欧科技合作注入了鲜活活力。
论坛发起人兼第二届执行主席蒋林华在颁奖现场特别指出:“自创立以来,中欧科学家论坛始终秉持培育青年科研人才、激发创新思维的理念,努力打造青年科研力量展示才华、实现价值的“孵化平台”。此次获奖的青年学者们,用他们在前沿领域的深耕探索与跨境合作中的积极作为,生动诠释了‘科技向善’的深层内涵,相信在未来的中欧科技协同创新进程中,他们必将以更强劲的力量扛起重任、发挥更大作用。”
(二)企业创新驱动转型 产业协同共筑生态
2025年中欧优秀创新企业奖

图2:2025年中欧优秀创新企业奖颁奖现场
在产业合作领域,“中欧优秀创新企业奖” 的评选聚焦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教育科技与跨境协同创新等关键赛道,最终 7 家企业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成熟的产业转化成果以及对中欧经贸科技合作的突出贡献摘得奖项。获奖企业包括:
● Xiamen Zhongbailian Technology Co., Ltd(厦门市中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Huali Europe GmbH(华力欧洲有限公司)
● Shenzhen Keeperfamily Technology Co., Ltd(深圳市我家守护科技有限公司)
● Beijing ZhiAi Academ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北京至艾中医研究院)
● Beijing RM Bio-tech Co., Ltd(北京恒锋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LES COULEURS TA COTE(法国色伴你身边有限公司)
● Guangwu (Huzhou)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光武(湖州)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这些获奖企业成功打通了 “科技 — 产业 — 市场” 的关键环节,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供应链合作创新的发展理念。在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院长赵先德教授看来,供应链的管理思维已从传统的降本增效工具,升级为驱动创新的引擎,而这些获奖企业正是这一理念的积极实践者。他们中既有深耕跨境协同创新的科技企业,通过技术输出与资源整合推动中欧产业深度融合;也有专注细分领域的创新标杆,凭借核心技术突破打破行业壁垒,为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论坛评审委员会指出,获奖企业展现出的创新活力与社会责任,正是中欧产业合作的核心价值所在。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学研协同、跨境资源整合等方式,不仅实现了自身高质量发展,更搭建起中欧产业合作的坚实桥梁,为两地经贸科技合作注入了新动能。
(三)领军者领航致远 铸就杰出成就
“每一项科技进步的背后,都有深耕者的长期坚守;每一次中欧合作的突破,都离不开领军者的引领与付出。” 颁奖现场,主持人肖灵艳的串场词引发全场共鸣。据悉,“2025 年中欧科学家论坛杰出成就奖” 专为致敬科技领军者设立,他们或是在学术领域耕耘数十年的资深专家,或是推动中欧科研项目落地的核心推动者,用毕生精力为科技发展与国际协作倾注心血。 他们分别是:Prof. Istvan Szabo、Prof. Gianaurelio Cuniberti、Prof. Gernot Schullerusi、Prof. Dimitrios A. Karras、Prof. Ming Chen (陈鸣)、Prof. Pier Paolo Piccaluga、Prof. Sergey V. Suchkov、Prof. Muhammadou M. O. Kah、Prof. Siddhartha Bhattacharyya。
2025年中欧科学家论坛 杰出成就奖

图3:2025年中欧科学家论坛 杰出成就奖颁奖现场
他们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为中欧科技交流锚定方向;他们以开放的视野,推动跨国家、跨学科团队的深度协作;从理论突破到技术应用,从人才培养到平台搭建,他们的每一步努力,都在为中欧科技合作筑牢根基、拓宽道路。这份‘杰出成就奖’,是对他们多年坚守与贡献的最高礼赞!致敬他们为中欧科技事业书写的辉煌篇章。
坚守初心再启新程 协同共赢未来可期
据了解,2025 年中欧科学家论坛各项奖项的评选严格遵循公开、公正、专业的原则,评审委员会由中欧两地知名学者与产业领袖组成,通过独立打分与集体评议的方式确保评选结果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所有获奖名单均已在论坛官网完成公示。评选标准既注重创新性与国际认可度,也强调社会责任与可持续性,更将对中欧合作的促进作用作为核心指标,充分体现了论坛 “协作共赢” 的核心价值取向。
论坛组委会在总结中表示,本届获奖者与获奖企业共同展现了 “科技向善、协作共赢” 的价值追求:青年科学家拓边跨学科前沿,企业力量加速成果转化,各界贡献者搭建坚实桥梁。未来,论坛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打造更高水平的产学研协同平台与国际合作纽带,推动中欧科技界与产业界在更广泛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合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据悉,如需了解更多获奖详情,可通过论坛官网http://www.chinaeuropeforum.org查询。所有名单以论坛官网最终发布为准,如有姓名或机构译写差异,组委会将及时进行更正说明。
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今天,第二届中欧科学家论坛的成功举办及各项奖项的揭晓,不仅是对优秀科研工作者、创新企业与行业贡献者的肯定,更彰显了中欧深化科技合作的坚定决心。随着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企业与机构参与到中欧科技合作中来,必将推动两地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催生更多突破性成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